迎政策利好 冷链物流行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发布时间:2018-01-20 来源:本站 浏览:次
物流业作为支撑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产业,近年来,在城镇化、消费升级的带动下,发展取得重大成就,尤其是冷链物流发展迅速,成为消费升级的代表行业,备受关注。近日,记者就我国冷链物流的现状和新趋势采访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崔忠付。
崔忠付认为,当前,我国高度重视冷链物流发展,冷链政策密集发出。应顺应现代流通模式发展趋势,加快冷链物流创新发展。随着我国中产阶层和城镇人口的不断增长,冷链市场规模继续扩大,政策、经济、市场环境持续向好,再加上技术的不断成熟,这将助推冷链行业加速发展。
记者:您认为2017年中国冷链物流业主要呈现哪些特点?
崔忠付:首先,政府对冷链物流的关注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2017年以来,中央和地方政府因势利导地出台了多项冷链政策。4月21日,国办印发《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立足于推动冷链物流发展,着眼于保障民生和促进消费升级,着力于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聚焦于发掘和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这一系统性目标,体现了鲜明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发展思路;8月24日交通运输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实施意见》,重点围绕设施设备、运输组织、信息化、行业监管、配套政策等核心要素,明确了交通运输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主要任务;10月13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立足振兴实体经济,提出了六项重点任务:其中之一是构建农业供应链体系,提高农业生产组织化和科学化水平,建立基于供应链的重要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机制,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商务部、财政部今年继续支持十个省区市冷链物流发展,广东、福建、河南等省区市发布地方冷链物流发展规划,带动冷链产业投资、加速产业升级。
其次,冷链市场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延续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在此背景下,物流运行延续了良好发展的势头。物流需求增长总体平稳,需求结构持续优化,物流市场规模呈现较快扩展势头,物流企业经营总体向好;物流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物流单位物流成本稳中趋降。1-9月份,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84.8万亿元,同比增长6.9%。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5%,年内呈现连续回落态势。物流市场规模稳步扩大,物流业总收入6.3万亿元,同比增长13.3%,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8.6个百分点。
据中物联冷链委和链库统计分析,2017年全国冷库总容量预计达到4775万吨,折合11937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3.7%。据中物联冷链委和CCLC冷链车认证平台统计分析,2017年全国冷藏车总量预计达到13.4万辆,全年增加1.9万辆。
刚刚结束的双十一,以天猫和京东为首的电商平台,其中除了服装、3C这样的传统强项,生鲜全面飘红非常引人注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2017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数据监测报告(上)》中表示,2017年上半年,中国生鲜电商交易规模为851.4亿元,预计2017年年底,中国生鲜电商市场规模将达到1650亿元。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在线餐饮外卖市场自2011年一直保持较高速增长,2016年市场规模达到1662.4亿元,增长率为33.0%,2017年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2045.6亿元。在这背后,是我国冷链物流行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供应链服务的不断完善和提高。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积极效应进一步显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社会就业情况维持在较好水平,预计后期居民消费潜力将会进一步释放,消费市场将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再次,冷链行业竞争愈演愈烈。2016年,中国冷链物流百强企业营业总收入225亿元,同比增长29.3%,百强企业市场份额一直没有明显地扩大,依旧占整个冷链市场份额的10%左右,这说明我国冷链物流行业市场规模仍旧不大,冷链行业竞争目前还处在小组赛。
随着资本的大量进入,传统物流大鳄纷纷宣布布局冷链物流网络,将加快冷链行业的整合。例如,铁总和各铁路局开通多条线路的冷链班列,传统物流企业开始进入并分羹冷链市场,它们有庞大的基础网络和设施设备,有雄厚的资金和大量的专业人才,这对未来的冷链物流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最后,新零售驱动线上线下融合发展,也带来冷链增量市场。线上线下融合发展,需要在信息、采购、物流、销售、技术等环节重构,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服务质量。依托于电子商务和新零售的冷链物流企业迎来快速发展。
冷链行业面临六大发展趋势
记者:您认为即将到来的2018年,冷链行业将呈现哪些趋势?
崔忠付:第一,政府将加强冷链行业的监管。国办29号文中提出,将冷藏保温车辆作为专用货运车辆加强管理,并将温度监控设备性能要求作为冷藏保温车辆投入运营的基本条件。对于不符合相关标准要求的,不允许投入冷链物流市场。引导高耗能、低效率、不合规的冷藏保温车加快退出市场。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操作规范,健全冷链物流监管体系,在生产和贮藏环节重点监督保质期、温度控制等,在销售终端重点监督冷藏、冷冻设施和贮存温度控制等,加强对冷链各环节温控记录和产品品质的监督和不定期抽查。研究将配备温度监测装置作为冷藏运输车辆出厂的强制性要求,在车辆进入营运市场、年度审验等环节加强监督管理。
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第三方征信机构和各类现有信息平台的作用,完善冷链物流企业服务评价和信用评价体系。由国家卫生计生委正式立项食品冷链国家强制性标准《食品冷链卫生规范》,由中物联冷链委作为主起草单位负责编写。
第二,冷链行业竞争将走向规范化。冷链行业劣币驱除良币的现象将会不断改善,链库是冷库物联网大数据平台,平台现有10000多家冷库信息,链库目前正配合中物联冷链委在全国范围开展温度达标冷库认证工作,通过温度监测筛选出温度符合国家标准的冷库,从而达到净化冷库市场环境的作用。中物联冷链委CCLC冷藏车认证平台主要面向货主、第三方物流、冷藏车专用厂等行业主体,通过平台认证,整合优质冷藏车资源,提高优质冷藏车使用率,从而实现良币去除劣币,促进公平竞争。
第三,优质冷链资源将迎来春天。沿海地区冷链资源多,中西部冷链资源少的问题依旧存在,发达地区尤其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冷库资源越来越稀缺。一方面是政府加强监管,对违建冷库加大拆除力度;再者城市中物流用地批复减少或无冷库建设用地;三是冷链市场需求的增加,多方面因素导致冷库资源紧张,必然会推动冷库租金上涨。第一代储存型冷库建设会越来越少,集仓储、加工、分拣、包装、办公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配送中心会成为趋势。数字化、智能化、节能化是冷库升级和改造的关注点。
第四,冷链人才需求越来越旺盛。无论是一线的驾驶员、操作工、搬运工、制冷工,还是中层的主管,或是负责整体运营的高级管理人才,都越来越稀缺,中物联冷链委将支持本科院校和中高职设置冷链物流相关方向与课程,并大力开发在职人员培训课程,推动冷链专业教育和职业培训,形成多层次的教育、培训体系。
第五,冷链的模式创新和新业态将不断涌现。一方面,随着节能环保的推进和政府对城市配送的管理,冷藏运输车辆城市通行依旧困难,对冷链城市配送提出更多挑战,将倒逼冷链行业企业不断创新。另一方面,新零售、冷链宅配、同城冷链需求也快速增长,订单将越来越小批量、多频次和个性化,电动冷藏车、冷链包装、社区微仓等新技术和新模式将迎来快速发展。
第六,技术将驱动冷链服务快速升级。随着易果、京东、盒马鲜生、超级物种、无人零售业态的发展,将带动冷链物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与自动化设备的快速发展,冷链物流将迎来新的机遇。例如,为全面提升用户体验,京东物流将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投放超过20万个智能保温箱,以其为载体,搭建起了全球首个冷链物流全流程智能温控体系,消费者将有机会实时查看在京东上所购自营生鲜商品在仓储、运输、配送等各环节的温度反馈和实时位置,实现全流程可溯源。这些智能保温箱是集保温、定位、实时温度监测为一体,冷库和冷藏车也很快会实现,未来温度将会向消费者公开会成为标准服务。
上一篇:小米生态链企业进军冷链
下一篇:最后一页